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倒逼工作落实

发布时间:2020-09-20 |浏览次数:10

  近年来,武清区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上,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,实行台账式管理、项目化推进,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高效开展,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。

  闯关夺隘 打响大黄堡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战

开封新力锅炉

  2017年,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武清区大黄堡湿地存在违规建设问题,武清区高度重视,立即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统筹推进翠金湖整改、燕王湖整治,实施生态移民、土地流转、生态补水工程,以实干为“笔”、担当为“墨”,在104.65平方公里的湿地上画出一幅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鸟飞”生态新画卷。拆违建、清固废,还绿于湿于野。以翠金湖项目整改为突破口,实施“四大战役”,坚决拆除与湿地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各类建设设施,累计拆除住宅及涉农用房、附属设施12768余处,清理罐体1162个、管线3.6万延米,修复拆后土地1926.4亩,累计流转土地70.47平方公里,同步完成“散乱污”排查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。强组织、建机制,提升湿地管护能力。聘请11名国内湿地领域著名专家成立湿地保护指导委员会,会同南开大学共同创建科研教学基地。严格落实天津市湿地自然保护区“1+4”规划要求,科学编制保护区专项规划和综合治理规划,扎实推动湿地管护科学高效开展。研究制定常态巡护、防火减灾、联合执法“一揽子”机制,形成湿地保护合力。补短板、强功能,全方位推进湿地保护。清淤河道7万立方米,修建巡护路6000平方米、围网55公里,生态补水2.03亿立方米。实施鸟类栖息地营造、水系联通、芦苇浅滩以及湿地境内河道环境治理及监测平台建设,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等指标大幅回落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境内水质明显提升,水系日渐丰沛、植被更加繁茂,湿地生物种类多样性极大丰富。

  “三年任务一年完” 率先实现全域“无煤化”

  2016年至2017年,武清区累计投入101亿元,狠抓清洁能源替代三年任务落实,仅一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建成“无煤区”,实现全域“无煤化”。严格按照“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、优先用电”的工作思路,区分不同情况,扎实推进农村散煤治理,高标准完成全区村庄24.7万农户清洁能源替代任务,其中“煤改电”12.2万户,“煤改气”12.5万户。开展拉网式排查,建台账、排工期,同步实施18台35蒸吨以上集中供热锅炉改燃工程和47台35蒸吨以下集中供热锅炉改燃并网工程,对1392台工业商业燃煤锅炉、264家机关事业单位和597个农业种植养殖户燃煤锅炉、2172台中小灶具、8950家小商业燃煤设施进行改造,清理储煤堆场62处。

 “规、建、管”并举 农村污水处理“三统一”

  2017年以来,为从根子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排、乱排的问题,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短板,武清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,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被授予“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”称号。立足乡村振兴战略,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新思路。推动“户用污水罐收集+抽拉转运+定点处理”旧模式换挡升级,提出以“三统一”为主要内容的污水处理建管一体化新模式,坚持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运行维护管理。引导社会资本下乡进村,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。2017年至2019年,累计投入资金15.9亿元,289个村新建267座村级污水处理站,12个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站,通过排污管网入户,全覆盖处理厕所、洗浴、洗衣和厨房废水等“四水”。推进科学规范管理,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能力。集成在线监控、视频监控、动态控制、工作状态四大系统,聘请第三方监督、检测,实现“全自动运行+远程监控+定期巡检”,政府“依效付费”。2020年以来,267座村级污水处理站累计处理污水286.5万吨,出水水质检测合格率95%以上。下一步,武清区委、区政府将利用3年时间再投资16.9亿元,对现有296个通过“户用污水罐收集+吸污车抽拉转运+定点处理”进行污水处理的村庄进行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升级,确保“管网+村级污水处理站”全覆盖。(记者 曲晴)

产品推荐

最新案例

版权所有 @ 开封新力锅炉设备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26395号-1 网站地图